Pages

Thursday, January 20, 2011

正面思考

朋友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有幾次機會聆聽她帶領我和其他朋友一起做餐前禱告,她會感謝主帶給她及她朋友在餐前所發生的一切,也會請主繼續賜福給她的朋友。我收到的訊息是她感謝她朋友的陪伴,也感謝活動和聚會順利進展,她也把這份感謝轉成對朋友的祝福。我不是教徒,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都有如沐春風之感,因為我知道她對朋友的重視,不把朋友的存在視為理所當然,對所有平常不過的事都心懷感激。這樣正面的思考,一日三餐提醒自己是被祝福,對週遭人事的發生充滿感謝,自然抱怨就會減少。抱怨會變成習慣,與其憤世嫉俗過日子,何不讓感恩當下擁有變成一種習慣,就寬寬心心地過日子?

生或不生

公視節目「誰來晚餐」播出一個家庭,有個太太堅持一定要生出孩子,一有錢就去做人工受孕,太太終於在五十五歲時產下一對雙胞胎,先生當時是五十七歲,看到這樣的家庭,直覺是不理解為何要這麼拼命生孩子,太太的想法是,有了孩子,她這輩子對得起夫家了。最近也聽聞一些朋友在做不孕治療,有的成功了,有的還在嘗試,這些人努力想生孩子的精神值得佩服。後來節目又播了一對五十歲的夫妻生不出孩子,在做了幾次人工受孕不成後,也就很坦然接受沒有孩子的事實,認真享受只有夫妻兩人的生活。

人的價值觀真的很多元,有沒有孩子都是一種選擇,這選擇可能是自選的,也可能是不得不的命運安排。有孩子的生活,孩子會帶來極大的快樂,也會帶來極大的痛苦與擔憂,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做父母的就會很擔心。沒有孩子的生活,少了孩子帶來的歡樂和活力,夫妻可以把重心擺在彼此身上,享受兩人的生活,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生命的意義不一定在於延續生命,生命的意義可以是來自於自身對社會的貢獻而產生意義。人可以過有孩子的生活,也可以過沒有孩子的生活,兩條路都可以產生意義,也都可以活得快樂,能安住當下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