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September 25, 2011

Of Mice and Men

我相信有夢想,堅持去做就會達到,達不達成只是時間的問題,實不實現只是實現多少的問題,但其實我並沒有接受或是害怕面對這樣的事實,因為環境的限制下、因緣際會下,有些夢想是即使再怎麼努力也沒有辦法達成的。

法國行

蒙馬特的富維耶教堂
在暫別三個多月緊鑼密鼓分析及寫論文後,我踏上了法國的土地,行前從旅遊書及一些朋友旅遊的經驗,有了概念覺得法國是個偷搶橫行的地方,因此到法國就一直很緊張,尤其是拖著行李在地鐵、火車站移動的時候,和同伴兩個人總很小心看顧彼此行李和背包,一直到最後幾天才放鬆了一點。

對於法國有幾個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男士的穿著,到法國的第一個早晨,在蒙馬特區見到的每個男士都是型男,對於穿著的講究,從髮型、上衣、外套、褲子、鞋子、甚至是搭配的帽子、項鍊一點都不馬虎。加上高瘦的身型,真的是很賞心悅目。法國男士對於服飾顏色上的選擇也很大膽,時常可見穿著亮橘、紅色、寶藍色衣服的人,看多了就一點都不突兀了。至於女性是否穿得特別講究,可能是各國都會女性穿著本來就比較講究,所以就沒有特別覺得法國女性穿得特別好。旅遊後,把對法國男士的觀感說給朋友聽,女性朋友都聽得津津有味,男性朋友就對這主題有些不以為然。

法國巴黎的主要景點很有看頭,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及凡爾賽宮真的值得一看。我沒有想到艾菲爾鐵塔這麼大,因為先前在明信片及在拉斯維加斯看到的艾菲爾鐵塔,讓我錯估它的大小,到現場看才知道這個塔的巨大。而凱旋門也比想像雄偉很多,幾天後到德國柏林看到他們的布蘭登堡門,就覺得比不上凱旋門的壯觀。羅浮宮及宮前的貝聿銘玻璃金字塔建築,曾在電影場景裡看,很興奮能親眼看到這些精緻的建築。至於凡爾賽宮可真是華麗宮廷的展現,光是花園單走不逛單程就要走上一個多小時,裏頭有筆直的樹林、花園、大小離宮、農場、還有運河可以划船。凡爾賽宮裡掛的畫作、牆上天花板上的繪畫,都是相當好的藝術作品,還有一些華麗水晶吊飾。裏頭雖沒有展示甚麼珠寶,但可以想像當時皇宮生活的奢華,難怪後來人民受不了生活窮途潦倒,發動革命砍了路易十六及皇后的頭。

有人說到歐洲之後就會覺得到其他國家旅遊都沒甚麼看頭了,這句話說得誇張,也說出對歐洲的過份優越浪漫化,但這句話若說的是歐洲的漂亮,我可以認同,歐洲的漂亮我覺得是來自於他們建築的漂亮,建築多是大理石建築,顏色上除了米白的大理石外,在里昂就看到很多外牆漆上漂亮顏色的建築。在台灣歐式建築被視為高級住宅的象徵,在法國就是隨處可見的平民住宅,而且有些似乎可以看到屋內沒有甚麼裝潢,而這樣的建築看久了,一開始覺得好漂亮,看久了竟也麻痺了,就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我想我也是這樣容忍與習慣台灣的市容的。

法國的食物很棒看來也是個重吃的國家法國的晚餐是三道菜,前菜、主菜和甜點,主菜其實就是一道肉的料理,牛肉、雞肉、羊排、海鮮等,法國料理好吃的地方在於調味較複雜,而食物吃起來也比較有滑潤不乾澀。我們只有一天的晚餐是吃到有點地雷感的「美式」法國料理,其他都很滿意。另外就是晚餐的份量都不小,完全打破我對法式料理吃不飽的印象。幾天吃下來有個疑問是,法國牛排的顏色是白的,不像一般吃到的偏紅肉,是因為用小牛肉嗎?我們有點不敢想像。而法國甜點的選擇更是多,甜點應該是法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便路上麵包店都可以買到台灣貴鬆鬆的法式甜點。

巴黎可稱為文化資源相當豐富的城市,一些我們要在特展才看得到的名著,卻是巴黎一些美術館裡的常設展。我們這次去了橘園及龐畢度當代美術館。橘園裡展了莫內、雷諾瓦、馬提斯、畢卡索等我認得的畫家畫作,小小的館,館藏算是豐富。龐畢度當代美術館就是相當大型的美術館,有馬提斯、畢卡索、康丁斯基、達利等的畫作,還有一些當代讓人看了覺得不舒服或摸不著頭緒的作品,不過我想這就是當代藝術家的用意。

在這之後我又去了德國柏林四天參加研討會兩周的充電後,就回到正常的宅女生活了。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11

社會化友善

在很久之後的這時候我才明白有些人把社會化的熱情與友善當成一種習慣這種熱情與友善是基於禮貌而不是基於想和人做深入的朋友而我常常誤會是後者當自己投入相對的熱情回應時卻發現對方並不怎麼投入,這才慢慢歸納出來,有些人是基於禮貌而直覺反射出熱情與友善,這樣的友善,在需要互動的場合會顯現出來,過了就不會再持續。我學著指認出這種友善,然後學會過了就讓他過了。

同時在很久之後的這時候,我才明白,那些表現熱情與友善,而且認真把我當朋友的,是多麼的可貴。

Wednesday, July 06, 2011

花園

Fresh by cthsin
Fresh, a photo by cthsin on Flickr.

曾經幻想種一些花花草草,可惜自己從來不是綠拇指,沒有種植的天分,所以種花草從來就只有在幻想的階段,未進入夢想的階段。今年夏天開始跑步後常繞到Y的花園走走看看,Y將離開兩個月,於是決定將他的花園託付給我,雖然從頭到尾,我只是跟著他學澆水、除雜草、放mulch、移植、種了五顆豆子(只長出三株)、及採收成熟的蔬菜葉,他還是大膽的將花園交給我管理,而且將任務簡化到只要去澆水和採收就行,說是我心血來潮再去除草和播種即可。

小小的約三坪大的花園,現在種了數種花、香草(香菜、薰衣草、蒔蘿)、覆盆莓、草莓、生菜、菠菜、蘿蔔、小蘿蔔、節瓜、黃瓜、番茄、豆子類、青蒜、蔥等。一下子要管理這麼多植物,實在有點戒慎恐懼,但因緣際會能暫時變成這個花園的主人,只能說真是幸運,幻想竟然也能實現了。

Monday, June 20, 2011

日常美感

Y花園種的菜不含農藥現採即食相當鮮甜,有當園丁的朋友真幸運。

每日的生活,學著安住當下,享受即時,樂於付出。心穩定了,日常都有美感。

Sunday, May 29, 2011

好的教育環境靠運氣?

美國去年上映的紀錄片"Waiting for Superman等待超人",講美國公立學校如何變成退學學生的工廠,片中指出美國有很高比例的公立學校品質很差,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不適任的老師不會被解聘。我沒有很認同將學校品質低落的原因大部分歸給不適任的老師太多,試想,老師也是制度下的犧牲品,再有熱情及能力的的老師,當他得花一半的上課時間管秩序,他如何能變成有效能的老師?但是我被片中的家長所啟發,會選擇公立學校的家長,是因為私立學校他們負擔不起,他們只能寄望孩子能進好的公立學校,偏偏身處退學率很高、學校品質低的學區,他們是這樣渴望給孩子一個好的公立學校,好的學校帶給他們及他們下一代希望,而他們的希望竟只能寄託在能抽中好的跨區公立學校,因為好的跨區公立學校名額有限。很實際也可悲地,對這些家庭來說,要得到好的學校品質竟然只能靠抽籤運氣。我同時也被從事改革的charter schools(公家補助但私人經營的公立學校)所感動,他們突破低社經地位孩子和高社經地位孩子在學業成績上有落差的定律,給孩子高品質的教育、高期待、訓練自律,讓大部分學校的孩子都能進大學。

台灣的公立學校也面臨這樣的危機,大部分人對公立學校(除了明星高中)沒信心,能負擔的家庭都把小孩送私立學校,從幼稚園就是這樣的狀況。貧窮沒有選擇的家庭,因此只能將他們的希望寄託在公立學校上,問題是公立學校夠好嗎?能讓他們的孩子在社會階層上向上流動嗎?這個紀錄片裡的家長和教育改革者,注入了我更多從事教育事業的熱情,一定要為貧窮家庭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

Saturday, May 14, 2011

涉入多少?

從事民族誌學研究得要思考的其中兩個問題是要涉入研究對象的生活有多深及怎麼樣才不讓研究對象有被剝奪感?研究一開始,我和我的研究對象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圓,我試圖靠近他們,讓他們打開心房,讓我進入他們的生活,讓兩個圓產生交集我釋出善意傾聽並以尊重的態度和他們交朋友,漸漸地,他們願意把我當朋友會告訴我他們的想法也會詢問我一些孩子教育上的問題他們還讓我拜訪他們的家,帶我進去他們的朋友圈,帶我認識他們上課的同學及老師,帶我去吃越南美食及逛東南亞商店,邀請我參加孩子的表演活動,中秋節時邀我到他們家吃烤肉情人節時打電話祝福我。我和我的研究對象在教育及成長背景有很大的差異,但他們不排斥我變成他們的朋友,我也因此打開的眼界,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直到和其中一個來自越南的研究對象小敏走得更近,我開始衡量這兩個圓倒底要有多少的交集才會讓我在這關係中覺得自在?小敏覺得我很親切,會向我哭訴她和她老公吵架兩個人全武行的情況,也會要我教她使用電腦、和幫她燒錄檔案,因為她一個孩子是特殊生,所以她要我幫她打聽孩子可以念哪所小學我覺得她把我當朋友,讓朋友宣洩情緒及幫忙她解決一些生活的問題是理所當然的,何況她也曾熱心地騎了約一個小時的車載我從新店到板橋找一個試做問卷的對象。我想事情是到了她先生酒醉騎機車撞到人,我們之間頻繁地連絡和她不斷地索求幫助,開始讓我覺得疲乏及力不從心。兩個月中,我詢問了檢察官朋友一些司法程序及和檢察官應對的方式、上網搜尋相關法律知識、陪他們去偵查庭、詢問和被害人和解的方式,這當中還陪著小敏去找兼職的工作,當小敏提出要我和他們夫妻去和被害人談和解時,我覺得我並不在行和人協調金錢的事,加上不是他們的親人,沒有立場說話,便拒絕了她的請求。至此,我開始害怕接到她的電話,因為不知她又要丟甚麼問題給我。

在討論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關係時,很多議題是在處理讓研究對象不要有被剝奪感,不要研究做完,研究者就拍拍屁股走人,不再維繫彼此建立的關係和友誼,讓研究對象有被背叛的感覺。我一直小心處理這件事,盡所能回饋給研究對象。當兩個圓越來越靠近,當涉入更多研究對象的私人領域,和研究對象變成情感更密切的朋友,事情也就回歸到交朋友的本質朋友是互助的,當我產生被剝奪感(哈,研究者也會有被剝奪感),這樣的友誼也會產生問題。站在她的立場想,我是一個很好的資源,能協助她們解決生活所面臨的問題,我會很高興我幫得上忙,但是我也會疲乏無力,在面對他們的問題我也會焦慮,因為我並不習慣面對這樣我視為失控的狀況(面對曲折的人生又是我的另一課題了)。為了維持我們的友誼,我會拉開彼此距離(現在台美兩地是夠遠了),再過些時日再打電話問候她吧。

Sunday, April 17, 2011

毅力

K去參加他外甥的攀岩速度賽,參賽的選手是來自全台各地的國中、國小學生,選手們要在外傾的岩壁上完成兩條競速路線,需要有相當的臂力和肌耐力,國中生到國小低年級生都用相同的路線比賽,可以想像對後者是多大的挑戰,我看到一些小學生在完成路線前就耗盡力氣,只能讓確保者將他們放下來。比賽進行中,一個綁著兩辮髮型的低年級女孩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在爬第一條路線已經用盡力氣,剛爬上第二條路線,手因抓不住岩點而盪出了岩壁,他使勁擺動自己的身體,希望可以擺盪回岩壁以繼續攀登,來回盪了幾次終於回到了岩壁繼續攀爬,沒有幾步,手抓不牢又盪了出來,這次他死命擺盪仍盪不回岩壁,一旁的我已為他的毅力及勇氣感動不已,往前望向對面的K,就看到他在拭淚了。裁判長問他,要不要繼續爬,他一臉堅毅毫不猶豫地點頭說:「要!」於是裁判長破例將他拉回岩壁繼續比賽,現場加油聲不斷。最終因為體力的限制,他還是沒有完成比賽,但是他卻是給我上了好大的一課,這麼小的孩子,卻能展現那種堅持要完成的毅力,真的讓人動容,而能有這樣的毅力,該是甚麼事都難不倒了吧。

Saturday, April 09, 2011

烏托邦

高中要考大學時對於自己將來要做甚麼非常迷惘也不知道要找人談談,找不到前進的意義,於是無心準備聯考。從那之後,便開始我不斷自我探索的過程,自己要的是甚麼?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是甚麼?在找尋的過程中,有時會覺得自己找到人生的價值而熱情衝刺,有時卻又萎靡開始懷疑自已是否在對的道路上。幸而在旅途中,不時會有智慧的長輩、朋友適時提醒、教導與示範,讓我能及時重燃對生命、生活的熱情。鄭老師在編著的新書<追尋教育烏托邦-台灣教育的想像>裡寫下,「烏托邦或許是到不了,但絕不能放棄追尋」;而<佐賀的超級阿嬤>也說,「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即使不能達成也無妨,因為終究是夢嘛。」回頭審視我的夢想理想會讓我再重新找到意義縱使烏托邦無法達成我也不需迷失沮喪